第五十三章:游学(下)_红楼:开局庶子,嫂嫂请自重!
女王小说网 > 红楼:开局庶子,嫂嫂请自重! > 第五十三章:游学(下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三章:游学(下)

  固安,永定河沿岸的驿站。

  一位绣衣卫总旗军官禀话道:“徐爷,已经探清了。

  这固安的知县冯禄,能力平平、没啥作为。

  就等着朝廷拨款呢,那个宛平县令倒还好些,不过该糊涂还是糊涂。”

  “思危、思变、思退,民心、民意永远是最后一位,当官不就这样

  对他们来说,政绩、三年一小考、六年一大考才是第一位。

  咱们仔细查查,查他个底朝天,若是这趟皇差办好了。

  没准万岁爷龙颜大悦,小旗升总旗,总旗升百户,老子也能当一回千户大人!”

  徐彪拿着丝帕细心地擦拭绣春刀面,眼神中充满对生命的漠视。

  回到“喜福来客栈”。

  秦业说刘知县回来了,便领贾琮去县衙三堂拜见。

  可巧不巧,那幽燕第一状的罗奇才也在堂内。

  古代县衙是基层机构,大楚朝与唐、宋相似。

  大兴、宛平等京县,县令不是七品,是正六品。

  同知、府尹也比地方的官级高。

  京畿重地,京县不高级一点,怎么能体现出咱京城脚下的贵气?

  县衙三堂。

  宛平县令刘华人高马大,虽是文官,模样却是五大三粗的。

  一身六品鹭鸶补服,还没来得及换,前胸、后背皆有。

  大袖宽三尺,眼睛笑眯眯地。

  按规制。

  官员身穿官服,庶民必须下跪拜见,方显朝廷威严。

  有功名在身的秀才,见县官无需下拜、不用交税。

  贾琮一介白身,暂时没这福利。

  在荣国府对贾赦那老货都不知跪多少次了。

  虽然心里别扭,但也只能在心底悄悄骂一声万恶的封建社会。

  贾琮不情不愿的,正准备大礼拜见。

  谁想。

  刘知县干咳一声,摆手道:“免了,贾琮,本县早有耳闻你是秦郎中的得意门生。

  还是国公府之后,秦郎中奉命出差。

  解我永定河水患之燃眉之急,就不必跪了。”

  “多谢县尊。”

  能不跪那就不跪,贾琮余光微瞥,见罗奇才悠然而坐在下首椅子。

  风度翩翩,一副谦谦君子模样。

  早上那番浪荡公子,飞扬跋扈的一面浑然不见了。

  贾琮皱眉,心道:“这罗秀才,倒是很会伪装。

  他后台是谁?做了讼棍也能够让刘知县优待.......”

  讼棍这种律师职业,赚钱是赚钱,却也容易背后遭人诅咒。

  县官顾忌、百姓痛骂

  无法想象,可以代入一下周星驰《九品芝麻官》里的那个方唐镜。

  不过《大楚律法》却有明文规定。

  讼棍不得插手衙门案子。

  若包揽词讼,可革去功名。

  罗奇才逍遥法外,必定有背景

  贾琮对他有些略微忌惮是对的,殊不知罗奇才在正面场合广交士林。

  在外的名声是才干优长、温文尔雅,背地里却睚眦必报、心性恶毒。

  今早那瓜皮看不见是谁扔的,但却能想到是贾琮。

  待从刘华口中知晓他的身份后,罗奇才就存了慢慢报复之心。

  这种人在什么时代,都是不少的,也许仅仅是因为你一句无意的不中听话。

  他就会记恨在心,找机会落井下石、报复你。

  真小人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伪君子。

  秦业与刘华叙谈过,贾琮捐出一千两银子给顺天社仓。

  刘华心里大喜,却不在脸上表现,起身道:“本官代宛平父老,感谢贾恩侯(贾赦)的捐赠。

  今夜天朗气清,莫若秦郎中等人与本官登高望远?

  宛平是经历过战火之城,伤痕累累呐,我等也好瞻仰先辈!”

  秦业含笑应下,同时使眼色示意贾琮跟上。

  贾琮虽没经历过官场,心思却一点就透,刘知县这是准备考较他的才学。

  刘华此番作为与陈东生的赏识不同。

  县试的主考官就是知县,师生的名分,怎么都得明年才确立。

  一行人登上城楼。

  刘华、秦业在前交谈,罗奇才居中,贾琮落至最后。

  众人立于城墙垛口之内,远山近水、村落桥梁,皆在目光所及之处。

  因是晚间,明月未露,但星光漫天。

  与身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,看得不甚清楚,胜在闹中求静的意境。

  罗奇才优雅道:“县尊,如此星辰好月夜,不如由学生出一句上联。

  令贾景之来应对,横竖,他铁定是学生的师弟了。”

  罗奇才的县试,也是刘华主考的,自然有师生之谊在里面。

  府试、院试之后,考中生员,取了府学一等廪膳生。

  但是,罗奇才两次乡试不中,不想蹉跎年华,故此回乡当起了讼棍。

  秀才、举人是地方的中坚势力,乡绅耆老也多半在他们之中产生。

  地方官轻易可不敢得罪他们,一旦得罪,政令难行,乌纱帽还兜得住么?

  按理说罗奇才是秀才,贾琮连个童生都不是,此举未免有些欺负人了。

  刘知县犹豫少许,还是稍微点头与秦业听着。

  罗奇才面色一喜,看向贾琮的眼中闪过一抹戏谑。

  贾琮眼观鼻鼻观心,淡淡道:“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
  罗奇才微愣,连个童生都不是还装上了?

  真以为我给你脸了?

  他是存了心思想借此羞辱。

  虽然已知贾琮的来历,有神童之名。

  但是贾琮在外还没有名声,秦业人脉不广。

  陈东生也不好替他宣扬。

  是以罗奇才并不太放在眼里,若有若无的轻视:“琮乃王宗,枉纵枉纵?”

  话音一落。

  秦业首先皱眉,心有不悦,侮辱人?

  罗奇才的上联是拿人名字说事,话里有话。

  大概意思是,你贾琮既是君王之恩下的大宗族出身。

  难道你就可以凭借皇恩、祖宗,姑且放纵吗?

  你不觉得羞愧吗?

  第一句把人名字分开,第二句还是谐音。

  王宗、枉纵,一语双关,可不是那么好对上的。

  这不仅是当面打脸!还是变相地打脸!

  刘知县不置可否。

  贾琮微微一笑,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:“罗为四夕,死兮死兮?”

  罗字拆开是四个夜晚,四个夜晚你就要死了吗?

  秦业面色稍霁,又想:“这个弟子还是锋芒太露了些。”

  罗奇才面色一变,霎时又恢复如常,笑哈哈道:“嘻笑之言,勿怪勿怪。”

  他心中更笃定要挟怨报复,口舌之争半文不值。

  “哪里哪里。”

  贾琮谦虚,两人互相谦礼好似正常学术交流一般。

  刘知县点头道:“各作一首五言诗吧。”

  虽然当今时代注重四书八股。

  但试帖诗还是要考的,叫做五言八韵诗,规定制式。

  当下刘知县只说五言诗,不规定句式、限韵。

  罗奇才飘然,张口就来:“云散清风暖,定河水犹寒。

  兰舟江渚上,楼阁白云间。

  永定青青草,都门漫漫山。

  相邀三五子,短棹载歌还。”

  整首诗,充满了富人生活的闲情逸致,秀才毕竟是秀才。

  刘华、秦业又看向贾琮。

  贾琮目光悠远:“炮火起卢沟,昔年抗战遒。

  雄狮今又吼,古渡警千秋!”

  刘知县抚掌大赞:“语言凝练,立意高远,秦郎中。

  你这学生,本县也起了爱才之心!不必多说。

  待明年癸酉二月,来宛平参加县试,好好回去温习四书。”

  “是罗师兄承让晚生了。”贾琮彬彬有礼,秦业大喜。

  原是谦让的客套话,可贾琮这语气听在罗奇才耳朵里,却是极为讥讽。

  他脸色难看到了极点,他堂堂秀才,竟然被一个童生都不是的蒙童比下去了?

  往后的脸往哪搁?这脸打得真狠啊!脸疼啊!

  谁是红花,谁是绿叶,清清楚楚!罗秀才暗暗咬牙切齿,强笑了笑!

  秦业的工部队伍就是一个中央考察队,没有决策之权。

  刘知县留他用饭。

  一是宛平县境内的永定河或许用得着他们。

  二是他们毕竟由朝廷派下来的

  但是刘华并无巴结、送贿、小心翼翼之举。

  据贾琮从秦业的话中揣摩,他出差是内阁决策。

  皇帝都没真正留心,且在营缮司。

  其他员外郎、主事等都盼他滚下来,正好接替他的位子。

  无法与真正的钦差比拟,刘知县便也不用迎接、安排行辕住宿。

  归途路上,夜已宵禁,灯火阑珊,凉风轻拂酒幌,天色沉郁如墨。

  秦业郁郁不得志的方正脸上,偶尔露出一点慨叹:“景之,那罗秀才在地方颇有些势力。

  指不定是朝中有人,还是不要轻易冲撞为好。”

  “先生放心,学生会有分寸的。”贾琮眼珠转了转,不以为然。

  谨慎归谨慎,可也不能当个乌龟八蛋,别人欺上门来,自然不能缩头缩脑。

  最主要是得知己知彼,才能想方设法,见招拆招。

  “这个学生啊......”

  秦业为官多年又授教他大半年,岂能看不出贾琮的心性。

  知道他没把话听进去,心道:“也好,他只要不主动惹是生非也就是了

  这种心性反而能在我归西之后,保我儿女.......”

  喜福来二楼的几间客房,成了他们一行人的暂住之所。

  秦业一间居左,秦可卿居中,贾琮、秦钟居右。

  另外几间有下人、匠户的。

  历来朝廷钦差出行,无不是鸣锣开道。

  仪仗威风、八抬大轿.......秦业却如此寒碜。

  秦业检查了贾琮、秦钟的功课,作出批阅。

  两人才回房,默念体会一阵,贾琮直接把八股文抛开了

  秦钟累得不行睡了,他伏在案几,写治河策划。

  作为一名优等文科生,他有可借鉴的历史经验、现代策略和很强的逻辑性。

  明朝最出名的治水专家是潘季驯,提出筑堤束水,以水攻沙。

  他跟秦业商量过,也赞同这个法子的。

  按理此项职责是都水司的贾政,不过贾政真不会办事。

  没有才智,不理俗务,只会空谈,还是营缮司的秦业有些经验

  满清初期的治水功臣有朱之锡、杨方兴、靳辅、齐苏勒等,卓有成效。

  杨方兴辞职后家徒四壁,清官一枚,靳辅是清朝最大的治水功臣。

  使用分引堵决法、川字法,加太子太保。

  他们的经验,后世都有借鉴之处。

  另外还有满清后期的双层闸门,是周盛传的盛军在开发津南之时。

  实践出来的东西,现在都在用,可惜的是

  盛军开发天津二十年留下沃野一片,却被调入甲午海战。

  说一千道一万,再好的法子,没有合适的人也是鸡肋。

  关键的一处在于朝廷的执行力度。

  贾琮的治河策略主要有三点

  其一: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,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。

  其二:河工的基层管理制度,实行河兵制、堡夫、埽夫、闸夫制。

  其三:河道官员的离任责任制.......后两条他不能保证得到实施。

  但这两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,比治河本身还重要。

  约摸花费了一个时辰左右,贾琮方才把策划写好。

  誊录两份,总共三份。

  他准备给秦业两份,让他转交刘知县一份。

  第三份再通过驿站传给巡按御史陈东生。

  贾琮无权使用驿站,但可以借秦业的名义。

  这时代户籍、迁徙管理极为严格,离乡需要路引。

  秀才不需要,秦业京官出差,也不需要。

  贾琮想了想,策划只是大体方向,具体细节必须实地勘察。

  他准备明天亲临永定河看一看、问一问。

  这绝不是多此一举:第一,帮秦业。

  第二,回报陈东生的人情。

  第三,增加刘知县的印象分,一箭三雕。

  里间床上的秦钟打哈欠,秦业明年只是让秦钟下场试水。

  他对亲生儿子所抱的希望并不大,毕竟比不了贾琮的聪颖、心性。

  秦可卿沐浴完,便带着一身芬芳又来到了贾琮客房。

  夏秋温热,好洁的她每日必清洗一遍身子,否则忍受不了。

  她身姿窈窕婀娜,来到贾琮近前,两根纤细玉手夹起竹纸一看:“笔法精进了。”

  盈盈杏眸再去瞧纸上内容,秦可卿美目惊异,欲言又止,说不出话了。

  起初还惊叹,继而默默无言地推开窗子,仰视漫天星河。

  嫣然一笑道:“好漂亮的银河。”

  贾琮闻声过来眺望,只见星空之上一条银河贯穿天际,璀璨无比。

  他抬手一指道:“师姐你看,那是织女星。

  所在区域就是一架竖琴,有人说,那也叫天琴座。

  对岸的是牛郎星,环抱区像是一只天鹰。

  是天鹰座,那里还有一个天鹅座。

  这三颗最亮的星,连起来是不是一个大三角.......”

  跟着贾琮手指的方向。

  秦可卿凝眸找了许久:“果然是,那北边还有一颗最亮的,是什么?”

  “那叫北极星,四颗星连起来就是大四角了.......”

  “这些,你都是从哪里知晓的?”

  “多看,多听,多记喽。”贾琮随意敷衍道,鼻子轻嗅。

  秦可卿身上散发着皂角的香味:“师弟,你说牛郎织女能够见面吗?

  他(她)们中间相隔一条天河,那王母娘娘好残忍......”

  “当然能。”

  贾琮口不应心的答道,心里却在想:“见面?牛郎织女这两颗星。

  不知道隔着多少光年的距离,十年都不别想,何况一年一次.......”

 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,秦可卿给小弟整理好被褥出去。

  秦钟悄悄趿鞋下床,趴在贾琮床沿。

  有些腼腆地低声道:“景之,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,你要不要听听?”

  “你先说说看。”

  没由来的一句,令贾琮略显好奇,盯他娇媚如女儿的脸。

  秦钟脸蛋一红:“我说了,你可不许笑话,我有一个姐姐和离待嫁。

  你正好也有一个姐姐待字闺中,咱们又是师兄弟也是好友。

  等将来我姐姐嫁给你,你姐姐嫁给我,你是我姐夫,我也是你姐夫。

  你是我小舅子,我也是你小舅子.......是不是很好玩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wxsw.cc。女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nw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